2008年7月12日 星期六

Early Taiwanese Coffee Culture

 


Early Taiwanese Coffee Culture













Date: 2008 May 27th~ 2009 January 4th

Venue: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Gallery:2F Room 202 






The development of coffeehouses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occupation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 the terms “coffee” and “coffeehouse” were introduced by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In the early years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e, coffeehouses in Taiwan were mostly run by Japanese.



In Taipei City, coffeehouses, such as the Chung Yang Restaurant(中央食堂), Parma Cafe and Daiichi Eiraku(第一永樂), we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Sakaemachi area (around today’s Heng-Yang Road).



During this period, many Taiwanese students who had studied abroad and had become acquainted with Western culture returned home after completing their studies. They helped to popularize the culture of coffee and coffeehouses in Taiwan society. It was therefore not long before some Taiwanese people began to run coffeehouses.



These coffeehouses included Werther(維特), Tianma Teahouse(天馬茶房)and Bolero(波麗路). Most of them were located in Dadaocheng(大稻埕)District (around today’s Di-Hua Street). They were in fact restaurants, teahouses, cabarets and diners. Bolero, established in 1934, has been in operation for more than 74 years.



These coffeehouse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ves of intellectuals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e. For example, the well-known composer Deng Yu-Shian, who composed many popular songs such as “Love Song of Four Seasons”(四季紅), “Sorrow in a Moonlit Night”(月夜愁), “Longing for the Spring Breeze”(望春風), and “Flowers in a Rainy Night”(雨夜花)for Taiwanese people, often went to Bolero to gain inspiration. The owner of Tianma Teahouse, Chan Tian-Ma, also composed “Crying Peach Flowers”(桃花泣血記)at his coffeehouse around that same time.



The term “coffeehouse”, in early Taiwan, was not really a coffeehouse, but rather was a place for Western style recreation. Most customers were Japanese people or Taiwanese students who had studied abroad. At the time, it was quite costly to patronize those coffeehouses. 







Photo courtesy of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heck the following website:





Link 1: 

http://www.cna.com.tw/cnaeng/vistaphoto/engexhibition.aspx?Artc_ID=87&CatL_ID=K&CatM_ID=K02





Link 2: http://www.nmh.gov.tw/zh-tw/Exhibition/Content.aspx?Para=0|23|421&unkey=20









2008年7月1日 星期二

油畫家潘朝森 無言美女探索人性

文/邱斐顯



油畫家潘朝森。攝影/邱萬興。

本文刊載於《新台灣》新聞週刊 # 5322006.6.3~2006.6.9


潘朝森,一九三八年出生於苗栗市西山里,是潘家的次子。潘朝森的父親,一生在山林服務。潘朝森幼年時期,就隨著家人,住在父親林務局新竹縣尖石鄉內灣村的宿舍裡。但由於工作之故,父親極少在家,一家十多口人的生活重擔,幾乎由母親一手扛下。潘朝森小時候特別乖巧,因此備受母親的呵護。


眼疾之苦 童年黑暗渡日


一九四○年代,台灣的物質水平、醫療水準都尚未起步。學齡前,潘朝森因不知名的眼疾,經歷了兩年黑暗的童年時光。潘朝森憶及當年,不禁莞爾說道:「我那時候猛吃油炸的甜不辣,不知是否因此才導致眼睛紅腫?」至今,他仍然不知原因。不過,此後兩年,潘朝森的眼睛裡佈了紅絲與白點,視身外之物皆模模糊糊。


潘朝森的眼疾,令母親十分憂心。母親不但弄來中藥、草藥,要他乖乖按時服用,還將中藥粉與地瓜、蛋白混合調好,要他敷眼睛。「這個藥汁敷在眼皮上一陣子之後,會乾硬,好像蛋殼一樣,必須輕輕敲,然後把它拿下,如果用力扯,眼皮會很痛。」


為了吃中藥,並避免不小心吃下一些含解藥成份的蔬果,小小年紀的潘朝森,必須單獨一人用餐,吃醬瓜配稀飯,不能與家人同桌飲食。這樣特別隔離的結果,導致潘朝森的身心受創很大。潘朝森的內向與缺乏自信,就從這時候開始。潘朝森也知道母親用心良苦,因此他每次喝藥時,都是一飲而乾。


潘朝森聽過鄰居對他媽媽說:「妳那麼多個小孩,一個瞎眼也不會怎樣?何必那麼辛苦和憂心?」潘朝森的媽媽卻是回答說:「這個孩子實在太乖太聽話,他的眼睛如果瞎了,我實在不甘。」


重見光明 展現繪畫天份


有一次為了醫治眼疾,母親背著他到山裡求訪名醫。去程他們母子涉水渡河(新竹縣的油羅溪),回程大雨滂沱,潘朝森在媽媽背上卻驚覺腳已浸水,如果不是對岸有鄰居叫他們繞道,母子二人或許會因此而遭不測。母親的細心呵護,加上潘朝森自己堅強的意志力,經過兩年的治療,他終於能夠重見光明。


恢復視力不久的潘朝森,很急切地想上學,卻因自己生性膽小、怕光、怕與陌生人交談,差一點成了問題兒童。就在那個模糊的童年裡,潘朝森漸漸發現,自己喜歡塗塗抹抹,喜歡畫畫。小學時期,潘朝森不是被選為做壁報的高手,就是被選去參加繪畫比賽。


潘朝森就讀芎林中學時,遇上了台灣美術教育界的名師——用畫筆展現對台灣之愛的畫家——蕭如松。潘朝森受到蕭如松的訓練及薰陶,得到極大的啟發與鼓勵,「我一生最早的一次個展,就是在蕭如松老師的手中催生。」蕭如松的剛強和潘朝森的文弱,恰成強烈對比,彼此也有互補作用。潘朝森越來越確定自己想走藝術創作路線。潘朝森很感念蕭如松的指導,師生相交四十年的生涯中,即使曾有六年的歲月,潘朝森遭到蕭如松的誤會,潘朝森還是對恩師不離不棄。


中學畢業後,潘朝森報考了台北師範學院藝術科。北師藝術科的錄取率,大約是五、六十人取一人,在一般學生眼中是很難考取的。然而,潘朝森就是考上了。


鍛鍊意志 準備藝術創作


考上後的那個暑假,為了鍛練自己的意志力,家境還算小康的潘朝森,堅持在自己家鄉內灣村對面的南亭村,到苗圃去拔草賺錢。「那個暑假,我每天曬了好幾個小時的太陽去拔草,賺到六十元,並用這筆錢買了一個畫架。」


潘朝森曾到水泥廠做小工。這個工作不像常人想像的那麼容易。水泥調好後,水泥師傅會要求小工把水泥倒在盤子上,不能出差錯。偏偏潘朝森在倒水泥時,連連出了四次差錯,都把水泥倒在盤子外。水泥師傅實在受不了,開口大罵。潘朝森就這樣被水泥師傅罵走。


有一次,潘朝森到田裡工作,他的任務是要挑著秧苗,把秧苗交到插秧者的手上,然而他常常在挑著秧苗的過程中,跌得四腳朝天,因此這份工作也就告吹。後來,他也曾要求要隨著父親,在山裡架設電話。由於電線桿很重,一整天工作下來,潘朝森幾乎是把臉搞得烏漆抹黑地回家的。


經年累月靠著這些意志力的鍛鍊,潘朝森才能讓自己在六十八歲的高齡,還能於週日清晨六點,開著車出門,前往自己位於八里的畫室,一畫就是一整天,直到下午五點才收工回家。「午餐時,我簡單地用電磁爐煮個麵,就能度過一天。」


錯過情緣 心靈轉變甚大


北師藝術科畢業後,潘朝森考上台中師專。師專藝術科的學生,生活起居通常只有宿舍可用,沒有個人的畫室。當時,潘朝森的另一位恩師——台灣膠彩畫家林之助,他不但教導潘朝森,也把自己的美術準備室借給潘朝森使用。台中師專剛畢業時,潘朝森參加中部美展,得到特選第一名的成績。後來,有一件特殊的事情發生,使得潘朝森在繪畫創作中,心靈上有著極大的轉變。


在那次中部美展會場,有一個女生來看畫展,知道潘朝森是第一名時,她似乎對潘朝森很心儀。兩天後,她到學校指名要找潘朝森。潘朝森那時面對女生會自卑,他的身材瘦瘦弱弱,自認不是玉樹臨風的帥哥;而且他心中執著於藝術的追求,甚至還自認為是梵谷的化身,所以對男女交往一事,不知如何應對。


潘朝森只好走出校門,會見這位女生。隨後,潘朝森與那位女生,一起到台中公園繞一圈,之後就各自回家。當時究竟聊了些什麼,現在也回想不起來。那位女生,向他表示,自己叫做徐曉萍,是東勢客家人,在台中市某個小兒科醫院當護士。他們一共在台中公園散步兩次,有一次,潘朝森花了三元,主動請她看一場電影。


還有一次,潘朝森準備五元,打算她來找他時,他可以請她吃飯,兩人各吃一碗兩塊半的蛋炒飯,五元剛剛好。沒想到,她卻沒有事先告知他,就帶了她的一位朋友同行。那一餐,潘朝森只得自己餓肚子。 




無言美女,獨特創作風格。翻拍自/潘朝森畫冊。


這段感情發展,若有似無,本來潘朝森也沒有特別刻骨銘心的感受。然而,就在潘朝森離校前一晚,她來向潘朝森要住址。她似乎想告訴潘朝森,她願意與他訂終生。但是潘朝森卻是清清楚楚地向她表示,自己要當個小學老師,並不打算結婚。


次日,潘朝森要搭車回新竹。出發之前半個多鐘頭,學校西畫社團的小學弟,拿著一大把的萬年青交給潘朝森,並表明是徐小姐所託。這時,潘朝森才突然心慌意亂起來,剎時不知所措。潘朝森在台中師專唸書時,幾乎畫遍整個校園,因此他知道可以將這一大把萬年青種在校園某一處。火車就快要啟程了,他趕緊把萬年青插入土裡,然後匆匆離去。


搭上火車後,潘朝森千頭萬緒,一路沉思,整個人好像脫胎換骨一般,有著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他突然後悔自己過去不婚的決定。回家之後,他曾瞞著母親,兩次前往東勢去找她。潘朝森到她住的客家小鎮去,兩次都問不到「徐曉萍」的下落。潘朝森只好倖然而歸。後來,有人告訴他,她的本名應該叫做「徐萍妹」,而非「徐曉萍」。


原來,她與潘朝森交往時,對他隱瞞了真相。沒有真實姓名,沒有確實地址,從此以後,她的音訊杳然,再也見不到她的倩影。這段情緣,就這樣陰錯陽差地與潘朝森擦身而過。


潘朝森承認,一九七四年,他以台灣最年輕的畫家身份,於三十三歲的年紀,在國立歷史博物館開畫展時,他其實是想讓她知道,他還在畫壇努力。潘朝森深深覺得,這份感情很唯美,他遠離了第一時間(當初追她追不到)之後,可以把自己抽離出來,這樣的動力讓他創作一輩子也不會累。


潘朝森畫筆之下的女性,多半沒有嘴巴,臉部呈現平面、沒有立體感,眼睛大都是閉著的。潘朝森強調:「我畫的是人物,不是人體。人體就需要五官清楚呈現,人物創作則是呈現我的感情。我常常覺得張開眼睛,會受傷害,因此我的人物通常是閉著眼的。」也許是這段無緣的愛情,導致潘朝森日後繪畫創作的獨特風格。


馬祖當兵 拿筆偷偷作畫


潘朝森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歷,沒過於在馬祖當兵服役之時。他擔任戰地排長,在馬祖生活了一年十個月,常常目睹馬祖海邊的漁村風景。馬祖的石頭屋,漁夫捕魚、曬網,海邊賣魚的姊弟,即使退伍後,那一幕幕之景,幾乎歷歷如繪。而這段當兵的日子,也是他最痛苦難敖的日子。


當時,政府徵調台灣子弟去馬祖當兵,第一優先考慮的條件是,必須易於管理,因此師專、師院畢業的學生,就是最佳人選。然而,因為馬祖的戰備位置特殊,軍方要求服役的人,不准「畫」任何景物。這對自小就愛畫畫的潘朝森而言,簡直是一種酷刑。「真的完全沒畫畫?」潘朝森笑笑說:「怎麼可能?我還是手癢,畫了將近二十張小小的水彩畫。」


退伍回台前,阿兵哥們一個一個輪番上陣,接受返鄉前的最後檢查。那時約有三百人在同一梯次退伍。潘朝森把自己的畫,藏在包包裡,唯恐被查出來。趁著前一人檢查完之際,趕緊把自己的包包踢到他的腳邊,等到自己通過檢查後,再把包包踢回來自己的腳邊。就這樣,這些珍貴的畫作終於安然無恙地隨著他回到台灣。


放棄寫作,重新塗抹畫布


當兵時,無法作畫的挫折,令他難以忍受,他開始提筆寫作。他在軍中服役,休假日就常寫稿。潘朝森的文筆不錯,馬祖日報、中央日報的副刊,常常刊出他的文章。退伍回台的潘朝森,雄心萬丈,本想改行當作家,當時的徵信新聞社(中國時報的前身)副刊主編,也向他邀稿。但事後的發展卻事與願違。


潘朝森在副刊上,寫了一篇以「車掌小姐」為主角的短篇小說,他以第一人稱的手法,虛構了一個考上北一女,但沒錢唸書的女孩,不得已只好去當車掌小姐的故事。這篇文章,引起許多人的共鳴,讀者的迴響不小。


讀者之中,有一位老作家,寫了洋洋灑灑的八張信紙給潘朝森,表明想認識「她」,並在信中表示,他可以在學校裡查「她」的資料。這位老作家的舉動,讓潘朝森相當震驚。他覺得自己欺騙了這位老作家。心虛之餘,他決定封「鋼」筆,不再寫作,並重拾「畫」筆。潘朝森後來反省,「文學應用文字來表達,而自己卻應該是用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思維才對。」潘朝森雖然放棄寫作,重拾畫布,但他的畫風與眾不同,總帶有濃濃的文學氣息。


面對台灣的年輕藝術創作者,潘朝森有感而發地表示:「他們的心太浮了,很多人都希望一夜成名、一步登天。」潘朝森特別指出,國家的藝文政策,很可惜地浪費掉了。他舉例而言,像「雄獅美術」這樣的民間私人企業,或是「吳三連文教基金會」,都設立藝術獎項來獎勵新人創作,國家更應該主動提撥經費出來鼓勵新人創作才對。


台灣客籍油畫家潘朝森,學生時代開始投入繪畫的學習與創作,歷經全省學生美展第一名,台陽美展首獎「台陽獎」,省教員美展第一名,以作品「思」代表我國參加法國坎城國際展,榮獲「國家榮譽獎」……。


潘朝森拿著畫筆作畫,超過五十年。
他聽著林間鳥鳴,畫作就以鳥為題;
他看著松鼠跳躍,心境就興奮不已;
他情緒低潮,則造訪山林,與樹交談。
五十年的繪畫生涯,潘朝森不斷克服挫折,
不斷熱情創作,不斷探索人性,
他堅信:「畫作若不能感動自己,就無法感動別人。」



本文收錄於《想為台灣做一件事》,2010年出版,前衛出版社發行。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