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台灣前輩畫家陳永森紀念畫展

編輯/邱斐顯 


氣韻森動─陳永森紀念展
日期:2008/9/27~2008/10/26
地點:鳳甲美術館(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16611



「氣韻森動─陳永森紀念展」,由財團法人吳三連獎基金會主辦、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協辦,於台北市鳳甲美術館展出。




陳永森畫作《向日葵》,油畫,60 X 72 cm1983


台灣前輩藝術家陳永森,一生獲獎無數,卻因常年留駐日本之故,藝術成就較少為台灣人所知,而無法與他前後期畫家的如郭柏川、陳進、林玉山等人,在台灣畫壇享有等量齊觀的知名度。然而,陳永森在日本畫壇的傑出成就,正如同圍棋界的吳清源,棒壇的王貞治等人,是同列日本大師級地位的知名畫家。這可說是台灣畫壇的遺珠之憾。


今年適逢吳三連獎基金會成立三十週年,該基金會特與鳳甲美術館合作舉辦此展,精心挑選出陳永森油彩、膠彩、粉彩、書法等五十餘件精彩作品,讓台灣民眾有機會欣賞到這位被日本畫壇稱為「鬼才」及「萬能藝術家」的經典作品。


出身藝術世家的陳永森,1913年出生。在台南第二公學校就讀期間,由於生活環境讓他感染到一些美感經驗。公學校畢業後,考入私立長老教會中學(長榮中學的前身),受業於當時留日返台的廖繼春先生,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中學畢業之後,他參加第三回及第四回的台灣美術展覽會,獲得入選。原本他計畫畢業之後,到日本繼續求學,礙於家中的生計,只好靠著替人照相、畫像、畫刺繡稿、畫日傘等,作為個人維生與籌措到日本求學的學費。


後來他如願到了日本,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就學期間,受到吳三連的資助。吳三連不僅把家中最明亮的房間,讓給陳永森充作畫室,還提供他部份的學費。陳永森剛到日本時,有幸參加畫家李石樵所主持的鄉土懇親會,認識了在日本留學的李石樵、陳進等藝術前輩,同時也立下他個人繪畫的方向。


陳永森曾多次在台灣與日本兩地舉辦個展,並且多次入選日本藝術展覽會(特選 1次、入選 25次),甚至兩度得到日本畫壇的最高榮譽「白壽賞」。日本畫壇史上,過去這一獎項,從未有本國以外的人士獲得,陳永森是唯一一個非日籍的獲獎者。


陳永森於日展日本畫、油畫、雕塑、工藝、書法等五科計入選四十五次,尤其有一次五科同時入選之記錄。日本畫壇百年中,一人當選二科目者已屬空前。他的創作因而被稱為美苑中五朵奇花,創下前所未有的佳績,驚傳海內外。他獲頒白壽獎時,得到日本天皇之賜謁及嘉勉。



 《座綠裸婦》,膠彩,106 x 84 cm1956


此次展覽作品中,「綠色裸婦像」,曾遭其日本恩師兒玉希望的反對和謾罵,並在畫面上打了幾下,然後卸了下來。此一事件,當時引起日本NHK電視台的關注,後因日展審查會得知此事,強壓下影帶不得播放,事件才平息下來。另一幅作品「鶴苑」,曾在獲日展日本畫白壽賞(天皇獎)。


  

《鶴苑》,膠彩,195 x 135 cm1955

  
陳永森在日本畫壇浸淫六十餘年,熱情創作始終不輟。他直取唐宋精髓,專擅丹青赭黃礦材顏料,靈巧運用西方繪畫天然外光技法、揉合中國書法墨色重務線條,表現予油畫作品大膽、即興的狂放筆觸,膠彩畫作品精緻瑰麗,而水墨作品則帶文人風格。作家尹雪曼形容:「看陳永森的畫,就像看到多姿多彩的人生。」 




《鴻門會京劇》,粉彩,31 X 40 cm1984

  
要補實近代台灣美術史,陳永森的畫藝才華絕無法忽視,他對藝術的熱情,正足以說明他那個年代的台灣藝術家,汲汲為台灣美術在海外爭光的傲氣風骨。


一方面,陳永森晚年健康欠佳之際,非常感念吳三連在旅日期間給他的支持與愛護;另一方面,吳三連獎基金會也多次拜訪陳永森及其家人,談到他在藝術創作的成就,以及對於台灣藝壇的貢獻,建議他將藝術成果運回台灣,留在故鄉的土地上。 



 《鍾馗嫁妹》,膠彩,85 x 145 cm1975



陳永森幾經思索,並獲家人同意後,決定將其所有畫作由日本運回台灣,並捐贈於吳三連獎基金會。沒想到,這些畫作運回故鄉時,陳永森卻於19977月與世長辭。


透過「氣韻森動─陳永森紀念展」,我們可以看到這位藝壇前輩,在海外學習與創作的成果,也感受到本土藝術文化精神的展現。陳永森說過:「不管用什麼畫,也不管畫的是什麼,重要的是,每一幅畫都有我,這個我,就是自己的創造力和思想。」



(本文陳永森畫家作品圖片,由吳三連獎基金會提供)


(註:邱斐顯曾任中央社網路編輯,本文轉載自中央社 http://www.cna.com.tw/cna/vistaphoto/exhibition.aspx?Artc_ID=1681&CatL_ID=K&CatM_ID=K02,目前該網址已移除。)




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

我就是要參加--奧運精神,志在參加





我就是要參加--奧運精神,志在參加 


文/邱斐顯    


2008年北京奧運已經落幕,各式各樣的運動項目,世界各國的金牌、銀牌、銅牌得主,不但是奧運場上風光的焦點,也是該國至高無上光榮的象徵。這些琳瑯滿目的個人及團體獎項裡,你能夠記得多少出類拔萃的世界體壇菁英? 


奧運場上,到處充滿著參賽運動員背後動人的故事。 


有的參賽者,成績優秀,甚至刷新紀錄,最後勇奪獎牌;有的參賽者,成績未達決賽的標準,初賽階段就慘遭淘汰。然而,不管有沒有得獎,「參加奧運」就是一種榮耀。為了參賽,他們歷經了無數的磨難與試煉,他們堅持參賽的信念,正展現了奧運的精神--志在參加。 



 



一、台灣跆拳道選手蘇麗文為父為己,倒地再戰 



 


台灣女將蘇麗文,杜哈亞運曾勇奪金牌,今年8月京奧跆拳道比賽,首戰左膝蓋就受傷,教練團建議她退賽,但蘇麗文堅持出賽,她強忍傷痛,幾乎以單腳完成敗部復活。此後,她每賽完一場,傷勢就更加惡化,教練團甚至打算宣佈棄權。然而,她每次倒地爬起後,都一再流露出堅定不移的眼神:「我還要拚!」這是蘇麗文第一次參賽奧運,卻也是她最後一場的戰役,教練團也只好成全她。 


蘇麗文不顧自己左膝受傷,堅持參賽,其實是為罹患鼻咽癌的父親蘇文清而拼。蘇麗文從小就與父親感情深厚。這次為了拼奧運,家人怕影響她的練習,一直沒告訴她父親罹患鼻咽癌第三期的消息,直到今年二月,她由南韓移地訓練返家時才發現這個事實。她為此難過得和父親抱頭痛哭。 


蘇麗文父女兩人,北京奧運賽前曾互許諾言,蘇麗文要拚奧運獎牌、蘇爸爸要拚健康。蘇麗文說:「這是很重要的承諾,不能開玩笑。」 


三場比賽下來,她一共痛倒在地十一次。她的左膝前十字韌帶及外側副韌帶,都有明顯撕裂傷,而且左腳第四腳趾也已骨折,即使是如此嚴重傷勢,她仍堅持到底,撐到銅牌戰驟死賽,硬是拼到第五名的成績。她一戰再戰的精神,幾乎感動了所有的奧運觀眾。她,得不得獎,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已澈底發揮了運動家的精神。 



 



二、德國舉重金牌的史丹納愛妻驟逝,為妻一圓「奧運」夢 



 


另一個動人的故事,是105公斤 以上舉重金牌得主--德國選手 Matthias Steiner史丹納。他原籍奧地利,2004年參加雅典奧運,因成績不理想,甚至被奧地利媒體強烈批評指責。 


後來,他認識了生命中的伯樂--德國籍的Susann蘇珊。他們兩人相戀,並於2005年初結婚。婚後,史丹納申請德國國籍。蘇珊不但支持他、鼓勵他繼續朝「舉重」比賽努力,甚至也為他的「2008北京奧運」之旅而存錢。此後,他們夫妻兩人更以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為共同目標。 


但是,蘇珊不幸於2007年暑假因車禍意外喪生。蘇珊臨終前,史丹納趕到她的病床邊,許諾要為她努力爭取奧運金牌。妻子喪生的悲劇,讓他的體重驟然下降了七、 八公斤 。然而,他還是打起精神,鼓起勇氣,繼續努力自我訓練。 


2008年初,史丹納才順利入籍德國。過去三年,則因國籍問題,他一直無法參加任何比賽。今年京奧舉重會場上,參賽的還有上一屆奧運金牌選手,原本史丹納的舉重成績不被看好,因此當他擊敗其他選手,成為金牌得主之後,他激動得拿出已逝的愛妻照片,獻上他最深情之吻。這一幕深深感動了現場,以及電視、電腦螢幕前數十億的奧運觀眾。 


蘇珊是鼓勵史丹納參加北京奧運的最大動力,她雖不在人世,對史丹納而言,參加京奧,就是對愛妻實現承諾。他隨身帶著蘇珊的照片,就要是告訴她,「我帶妳來參加北京奧運」了。 



 



三、巴勒斯坦長跑選手阿爾馬斯里穿越以巴戰火的運動員 



 



上一次巴勒斯坦參加奧運的紀錄,是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往後十多年,戰火肆虐下的巴勒斯坦,不曾再參加過奧運。 


此次京奧,共有四位巴勒斯坦籍的選手參賽。男子 五千公尺 徑賽,巴勒斯坦選手Nader Al-Masri阿爾馬斯里,是唯一一個從加薩走廊到北京參加奧運的運動員。他來自加薩走廊Beit Hanoun 難民營,此地經年累月飽受哈瑪斯(巴勒斯坦另一好戰組織)與以色列的砲火攻擊。 


雖然加薩走廊戰火不斷,但這些持續性的種族衝突,改變不了阿爾馬斯里參加奧運的決心。阿爾馬斯里原本把跑步當成他的嗜好,後來他漸漸了解,跑步就是他的夢想。然而,以巴長期以來的敵對狀態,使得以色列政府把住在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當成囚犯一般來對待。阿爾馬斯里滿懷希望,想參加北京奧運,卻被以色列禁止出境。 


為了參加5000公尺徑賽,他只能在住家附近練跑,甚至多次嘗試穿越封鎖區。「我求他們,讓我出去,不要毀了我參加奧運的夢想,我今年28歲,我已經為了這個夢想,跑了十年。」幸好人權團體協助,以色列終於在國際壓力下,解除對他的禁令。 


阿爾馬斯里戰火下練出的成績,1424秒,雖比奧會資格賽的成績,還慢了一分鐘,但是他最大的成就是--他終於能走出加薩走廊,參加京奧!

   


四、伊拉克短跑選手雅卜都拉札克槍林彈火下練跑的女性運動員 








五年前,美軍為了推翻海山政權,入侵伊拉克。此後,伊拉克人民,每天生活在戰火的肆虐之下。伊拉克短跑選手
Dana Abdul-Razzaq雅卜都拉札克,經常要躲閃子彈來練習跑步。她追求成功的決心,使她成為伊拉克參加北京奧運的唯一女性運動員。 


跑步是雅卜都拉札克日常求生策略的一部份。去年十月,她跟著未婚夫兼教練Yousif Abdul-Rahman阿布杜拉曼,在巴格達練跑時,有個狙擊兵從近距離向她開槍,幸好她閃過。除了戰火下練跑的危險外,她還面臨回教世界保守勢力的阻撓。雖然她的家人都支持她,但一般社會大眾不願意女性出門旅遊,遑論到其他國家去參賽。 


2003年以來,伊拉克已有104位運動員、教練、管理員、裁判被殺害。奧會官方資料顯示,20067月有22人失蹤,其中包括被綁架的奧委會主席。他們到現在仍然下落不明。 


雅卜都拉札克好不容易才爭取到北京奧運「女子 一百公尺 徑賽」的參賽權。然而,


國際奧委會於200871禁止伊拉克參加北京奧運的賽程。當雅卜都拉札克被告知「等到2012年再參賽」時,她淚眼盈眶地說:「誰知道,2012年的時候,我是否還活著?」兩周後,20087月中旬,國際奧委會決定讓伊拉克的運動員參賽。 


雅卜都拉札克最後雖在85名參賽選手中名列第59名,她仍贏得掌聲。「獎牌」不是她參賽的目標。「參賽」,就是她人生最大的獎勵與自我肯定。



 



五、荷蘭長泳金牌范德威登-克服血癌,游出人生逆境



 
 


北京奧運男子 十公里 馬拉松泳賽,勇奪金牌的是荷蘭選手Maarten van der Weijden 范德威登。他自青少年時期,就顯示出游泳方面的天份。1998年,他是荷蘭1500公尺自由式冠軍;1999年,他是歐洲青少年游泳冠軍;2000年,他是5公里游泳賽的世界冠軍。 


2001年,范德威登二十歲時,被診斷出罹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血癌)。原本存活率不高,他只能靜靜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認為自己無法再游泳。為了治療血癌,他接受化學治療與幹細胞移植。治療後,他的體重掉了13公斤,既不能坐,也不能站,什麼事都不能做。兩周後他出院回家,他的母親鼓勵他「去游泳」。 


2003年,范德威登重返泳壇。2004年,他橫渡荷蘭的IJsselmeer湖。這個湖有20公里寬,他的成績為42058秒,刷新了前一次記錄,早15分抵達對岸。因此,他募集了五萬歐元,並全數捐給了癌症研究。「我沒有戰勝癌症,我只是得到正確的治療。所以我想募款贊助其他人。」 


此後,范德威登仍年年參賽,而且成就非凡。 十公里 馬拉松泳賽是今年京奧新增的比賽項目,他不但成功地克服血癌,參加京奧馬拉松長泳賽,甚至以15151.6秒的成績勇奪金牌。 


「『血癌』教我思考一步一步來。當你躺在醫院病床上,覺得很痛、很累的時候,你根本無法想到下個禮拜或下個月的事,你只能想到下一個小時。你只能耐心地等,就是躺在床上、等待。我現在用的就是這種策略,要有耐心,等候機會。」 


知道自己奪冠時,范德威登表示,「因為幹細胞移植術的治療,我幸運地恢復健康,感謝現在和過去捐錢贊助癌症研究的所有人,如果不是他們,我今天就不會在這裡了。」 


我相信,全球的許多角落,仍有許多勤於操練的運動選手,他們受制於政治杯葛、種族衝突、國內戰爭、性別歧視、天災人禍、病魔襲擊、意外變故等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而無法參加與奧運。上述五位奧運選手的故事,想必也鼓舞著更多運動員,追求參加奧運的夢想。



 



(本文亦刊載於《新聞大舞台》#64200810月,邱斐顯撰寫)




圖片來源與原文,請參考網址如下: 

 


Taiwan Taekwondo Athlete Su Li-Wen  


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front/archives/2008/08/22/2003421122 



 


http://times.hinet.net/times/article.do?newsid=1695037&option=sport&isGraphArticle=true 



 



Germany Weightlifting Champion Matthias Steiner  


http://www.bbc.co.uk/blogs/olympics/2008/08/world_view_of_beijing.html 

 



Palestinian Distance Runner Nader Al-Masri 


http://www.reuters.com/news/pictures/articleslideshow?articleId=USL1563250320080418&channelName=inDepthNews#a=2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inDepthNews/idUSL1563250320080418



 



Iraqi Sprinter Dana Abdul-Razzaq 


http://sport.1-apple.com.tw/index.cfm?Fuseaction=NewsContent&Article_ID=30877634&NewsDate=20080821&SportCatID=985&App_ID=1

http://www.daylife.com/photo/0cMI7lfbDH8U9

 





Dutch 10-kilometers Open Water Marathon Swim Gold Medal Maarten van der Weijden

 




http://www.maartenvanderweijden.com/english/photos.html

 





 



http://www.chinapost.com.tw/sports/olympics/2008/08/22/171300/Dutchman-beats.htm 



 


【台語詩人】李勤岸專訪-為了研究台語文,不惜賣掉一棟房子! 文/邱斐顯


詩人李勤岸   為台灣催生國字




李勤岸獲2004年第12屆南瀛文學傑出獎。照片提供/李勤岸。

本文刊載於《新台灣》新聞週刊 # 537 2006.7.8~2006.7.14


「台語無字,欲按怎寫?」因為這個疑惑,一個台灣子弟,不惜賣掉房子,接受海外台灣留學生的捐款、募款,甚至是朋友父親的身後遺款資助,遠赴美國夏威夷大學攻讀語言學博士,十年努力,終於為台灣找到自己的文字,開啟有文有字的母語推廣運動。他,就是詩人李勤岸,一位畢生為台灣研究「國字」的人。


李勤岸,一九五一年生,台南新化人。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曾任教哈佛大學,現任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一九七四年開始寫詩,從中文詩寫到台語詩。大學時代,從中文系唸到外文系;後出國進修,再攻讀語言學博士學位。十多年來,李勤岸投入母語運動,雖然辛苦,但從不放棄。



師生保守   對中文系大失所望


一九六九年,李勤岸自台南二中畢業,因沒有錢讀大學,因此先服兵役。退伍後,他做了三年的推銷員,賺了一點錢,才報考大學。一九七二年,李勤岸以「慕隱」為筆名,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表第一篇散文。一九七四年,加入「後浪詩社」,並在《後浪詩刊》發表第一首詩。李勤岸對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考上了東海大學中文系後,本來以為自己能在文學天地裡,得到更多的學識涵養,沒想到事與願違。


李勤岸比他的大學同學們,年長七、八歲,而且出過社會,閱歷豐富。他對大學教師的做法與期待,也和同學們不同。中文系的老師上課時,言語中常常透露著一些強烈排外的見解,他們告訴學生:「台灣只剩下中文系能保留中國文化傳統……」


李勤岸的心裡,對這樣的論調很不以為然。結果,班上竟有同學,要他勿以自己的問題影響老師教學進度。「我沒想到,中文系的老師,思想封閉保守,連學生也如此。」這個刺激,讓他萌生去意。基於對文學的喜愛,李勤岸選擇轉系,改唸外文系。


改讀外文  請益文壇耆老楊逵


東海外文系的外老師,不僅教學作風靈活,而且教學觀念進步,光是課程設計,就夠令李勤岸印象深刻的了。當時,有個老師要班上每個學生,各自扮演一個聯合國的代表,並針對他所給的議題——「評論是否要讓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提出自己的論點。李勤岸在外文系四年的薰陶之下,對英語教學頗有心得。 



大學期間,李勤岸因地緣之便,有機會向台灣文壇耆老楊逵請益。
 照片提供/李勤岸。


一九七六年,他的詩作《示範公墓》獲第一屆「草根詩獎」;一九七七年,他的散文《牆》獲「愛書人散文獎」;一九七八年,他出版第一本詩集《黑臉》。


一九七九年,李勤岸大學畢業後,到台南家專擔任英語教師。一九八○年,他擔任詩人季刊社社長。詩人季刊社的前身,即是後浪詩社。


一九八三年,李勤岸加入「春風詩社」,積極參與政治詩運動。春風詩社於一九八二年創社。春風詩社的詩人與詩作,有著社會主義理想性格的左派思想。春風詩社前後總共只出版五期刊物,每一期出版,都遭國民黨查禁,刊物還在印刷廠內,就被當時的警備總部派人來搶、來抄。這段時間,李勤岸常常嚐到被人跟蹤的滋味。


一九八五年,李勤岸申請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一九八六年,他取得碩士資格後,回台於高雄中山大學外文系任教。李勤岸在中山大學任教一年,觸目所及皆是「國民黨利用職業學生監視一般學生」、「教官干預校務」等事實,當時,他要求「教官退出校園」,因此遭到國民黨另眼相待。


〈解嚴以後〉 台語意識開始萌芽


一九八七年六月,中山大學文學院長余光中與外文系主任黃碧端,李勤岸因與他們理念不合,而遭排斥。李勤岸因此提出「評鑑制度」,讓學生來評鑑大學老師。李勤岸表示:「在台灣,我是第一個提出評鑑制度的老師。這只不過是把我在美國求學的經驗,用來落實在台灣的大學教育而已。」


學生對李勤岸的風評很好,但校方依舊執意把李勤岸解聘。為此,李勤岸不惜與余光中、黃碧端在報章上打筆戰。最後,李勤岸憤而辭職,並於六月十三日,為這件政治迫害事件走上街頭抗議。這個事件發生後一個多月,蔣經國總統才於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解除台灣社會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統治。八月,李勤岸發起成立台灣第一個教師組織「教師人權促進會」(簡稱教權會)。


解嚴後不久,有一次,教權會在高雄勞工公園,舉辦一個大型演講會。李勤岸寫了一首詩〈解嚴以後〉,準備演講時朗讀。不料,李勤岸上台朗讀時才發現,這首用華語寫成的詩,他竟然無法當著廣大群眾的面,把詩讀好。他當時也不知如何用台語寫詩,然而,想用台語表達詩作的意識,卻因此而逐漸萌芽。


李勤岸遭解聘後,從一九八七年到一九八九年的兩年間,沒有別的學校敢聘用他。他雖有教師資格,也只能以兼課維生,因此,他更積極投入社會運動。李勤岸在母語文學創作上,有很深的挫折感。他的「語言意識」產生之後,看到不少前輩在台語文字化領域裡,各自埋頭苦幹,卻難以整合出一套全面適用的語言文字系統,他開始思考出國深造,希望對語言學有更深入研究。


台語無字  到底是欲按怎樣寫


一九九○年,一次聚會場合,台灣語言學的前輩學者鄭良偉教授,曾鼓勵李勤岸出國進修語言學。其實,早在一九八六年,李勤岸就已經認識鄭良偉教授了。那一年,李勤岸拿到英語教學碩士學位。返台前,他過境夏威夷,拜訪自己的老師---曾任東海外文系主任的李英哲教授。


有一次,李英哲教授家裡辦個聯誼餐會,鄭良偉教授也受邀其中。當時鄭良偉曾問李勤岸:「你寫作,敢有用台灣話來寫?」那時,李勤岸聽到這樣的問題,簡直不可思議,他無法想像:「台語無字,欲按怎寫……」幾年過去了,李勤岸慢慢體會出「需要用台語寫作」的必要性。於是他開始找學校,積極準備出國唸語言學的一切安排。


一九九一年,李勤岸不但參與發起「蕃薯詩社」,投入台語文運動,同時也加入台獨聯盟。李勤岸並申請賓州州立印第安那大學英文系,攻讀修辭語言學博士班。李勤岸選擇該校就讀,因為它是最便宜的公立學校。此時,李勤岸四十歲,完全沒顧慮到自己的經濟能力差、語言學理論基礎也差,就憑著一股信念勇往直前。


那時候,他太太剛生下小孩不久,他們的經濟壓力不小。幸好太太全力支持他。面對這些困難,李勤岸認為:「只要有心,就可以解決,再大的難題也可以面對!」


轉學重讀  健康差一點出問題


賓州讀了一年,有一天,李勤岸突然接到鄭良偉的電話。鄭良偉透過美國查號台,查到李勤岸的電話。鄭良偉非常希望他能轉學去夏威夷大學語言研究所。當時,鄭良偉任教於夏威夷大學東亞系。幾經考慮後,李勤岸接受這個建議。


要去夏威夷大學唸書,需要一筆為數不小的費用,幸虧自己的妹妹、好友鄭邦鎮、廖永來等人申出援手,給他經濟援助,他才能成行。


然而,李勤岸料想不到,夏大語言所不承認賓州印第安那大學的學分,要求他再從語言學碩士班修起。夏大語言所要求極為嚴格,教授功課盯得很緊,學生被逼得很辛苦。夏大語言所規定,學生必須通過「初考」,才能撰寫博士論文。


李勤岸前四年從不敢放假,也沒回來台灣過,孜孜矻矻拼命地唸,仍然考不過。沈浸在文學世界多年的李勤岸,怎麼也無法想像唸語言學,竟然要修數理、分析、統計等課程,他一度想放棄。


這段期間,吃緊的經濟壓力,也逼著李勤岸想放棄繼續唸書的念頭。因為他連房租都付不出來。「學業和經濟的壓力都很大,健康也差一點要出問題,我甚至必須到海邊去游泳,透過海療,來放鬆自己緊繃的弦。」


友人相助    咬緊牙關完成學業


一些海外留學生,得知李勤岸的經濟狀況後,約有二十個留學生,每人每個月出點小錢,積少成多地把錢資助李勤岸。主編《台文通訊》的鄭良光,即鄭良偉之弟,也給他經濟上的幫忙。鄭良光對他說:「你將來有錢再還我,不然,你就把這筆欠債,還給台灣。」


李勤岸咬緊牙關拼命讀,終於通過初考。初考通過後,李勤岸回到台灣,把房子賣掉,再把錢拿去夏威夷大學繼續拼博士學位。此時,同為台語文運動努力的陳明仁、陳豐惠等人,他們自己經濟也不好,還幫李勤岸為攻讀博士學位而募款;廖瑞銘也在其父過世後,將父親喪後的餘款,全數交給李勤岸,以做進修用途。「在這些友人的鼎力相助下,我才可能完成學業。這個語言博士學位,真的得之不易。」


一九九五年,李勤岸擔任台獨聯盟中委之一,負責宣傳部,兼編獨盟的刊物《公論報》。李勤岸開始在《公論報》用台語寫社論。當時,獨盟內部為此不同觀點,有著嚴重衝突,因為一些資深的老盟員不贊同他的作法。他們認為,刊物是要做宣傳用的,如果讓人看不懂,怎麼做宣傳?


李勤岸一邊苦讀語言學,一邊在獨盟內部,堅持做實驗性的語文運動。一九九五年的夏天,第一屆北美洲台語夏令會在休士頓舉辦。李勤岸在會中發表〈語言政策與台灣獨立〉的論文。會中,作家賴永祥發表論文時,提起「白話字」小說,提到鄭溪泮、賴仁聲等作家用台語白話字寫小說,並將這些作品拿給李勤岸看。李勤岸這時才了解,原來早已有人以這種方式,做母語文學的創作。


論文重提  斷詞分析母語文學


李勤岸決定自己的博士論文要做此研究,於是論文題目重新提出,委員會、指導教授全部更換。他並與鄭良偉教授的一個美國學生合作,針對這些文學創作資料,設計一套軟體去斷詞、去分析。李勤岸用了三年半時間撰寫論文,從一九九七年寫到二○○○年,才完成論文,取得博士學位。


有一次,李勤岸的好友李筱峰來夏威夷拜訪他。向來鑽研台灣史的李筱峰,看見李勤岸書架上琳瑯滿目的研究書籍,就對他說:「那些語言學的專書,我看不懂,我看看這本《歷史語言學》好了。」李筱峰一看也十分不解地搖搖頭:「怎麼這本書裡頭,全是數學、邏輯概念?」


經過攻讀博士學位課程的淬練,李勤岸發現,自己竟然也能克服以前對數理知識的恐懼,透過種種學術上的訓練,便能夠發揮無限的潛力,突破過去的知識障礙。


二○○○年,李勤岸回到台灣,申請到國立東華大學英美系教書,不料該校校長表示,因為一些政治因素,學校遲遲不發聘書給他。政黨輪替之後,教育界仍有此戒嚴下的心態,這是李勤岸始料未及之處。 



李勤岸與太太攝於 Boston 住處。照片提供/李勤岸。


一通電話  哈佛大學走馬上任


二○○一年,李勤岸的太太,當時擔任鄭良偉教授的助教,得知「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正要開設「台語文課程」,並徵求台語教授,便通知他去申請。原先他並不積極,但後來連系主任彼得.鮑伯也打電話找他去。然而,彼得.鮑伯的「親中立場」,李勤岸很不以為然。他們兩個幾乎在電話中起爭執。不過,縱使政治立場不同,彼得.鮑伯仍堅持邀他去教授台語,就憑這點,李勤岸不得不信服,美國人可以在不同觀點下共事。


李勤岸在哈佛大學任教了兩年半,於二○○四年離開美國。由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開設「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因此,李勤岸回台任教。但是由於不合理的新制規定,舊制就擔任過講師的李勤岸,只能擔任助理教授之職。針對此事,他也只能徒呼無奈。


對於台灣目前的語言文化政策,李勤岸表示,前幾任教育部長都不曾真正用心推動母語教育,只有杜正勝部長有心有魄力在做,體制上有著不少困難,但他仍努力實行。李勤岸語重心長地指出:「母語運動,還有一段很遠的路要走,我們只能盡自己的能力做,期待我們的下一代,能有更好的母語環境。」




本文收錄於《想為台灣做一件事》,2010年出版,前衛出版社發行。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