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高子洋——邱斐顯訪談心情燒錄(7)/互動/三、原民歌手.街頭獻藝——《想為台灣做一件事》


文/邱斐顯


 圖/江蓋世書道創作 F0202P1<互動 Interaction>_彩墨宣紙(2013


七、原民歌手.街頭獻藝


原住民民謠歌手高子洋,則是我一直很想做的訪談人選之一。蓋世在台北市議員任內,非常關心原住民的議題。他曾經辦過的幾次大型餐會活動,高子洋向來是我們不可或缺的重要嘉賓。


高子洋在1999年出版的《實話實說——阿里洋的歌系列》CD專輯裡,收錄著他的創作歌謠——《我們都是一家人組曲》。這片CD,伴著我女兒佳盈,從她幼年走到童年。我們把這片CD放在車裡,一家三口常常在車裡跟著他的歌聲大聲唱。聽那粗獷高亢的歌聲,「……熱熱的青年,漂漂的姑娘,成長在美麗的福爾摩沙……你的家鄉在那魯灣,我的家鄉在那魯灣,從前時候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手拉著手兒,肩並肩……」從歌聲中,我們雖然可以體會到高子洋的活力,熱情奔放,但也聽得出來,他對生存環境的鬱卒,深深感慨。


2002年初,蓋世想自我充實,跑去俄羅斯,申請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學院博士班課程。除了經常往返莫斯科之外,蓋世也常到政治大學去旁聽或參加研討會。他在一次學術研討會,認識了俄國教授祈諾娃(Professor Larisa Chizhova)。她來台任教於政治大學俄文系。之後,我們一家人常與祈諾娃教授(Professor Larisa Chizhova)私下聚會,有時是一起吃吃飯、聊聊天,有時一起外出到某些景點,蓋世希望她在台灣任教的期間,讓她多了解台灣的人文景象。


祈諾娃(Professor Larisa Chizhova)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教授,嬌小的身材,一頭金黃色的短髮,兩眼炯炯有神,但是笑容可掬,年紀五十多歲。她笑著用英文對佳盈說:「我可當妳的阿嬤了,我的外孫女都已經十二歲了,而妳只有七歲。」她完全不會中文,和她相處時,蓋世以英文、俄文夾雜著和她交談,我和佳盈則是全程與她用英語溝通。


2003 11 29 日,蓋世和我帶著佳盈,陪著祈諾娃教授(Professor Larisa Chizhova),到淡水的漁人碼頭走走看看。那一天,天氣很冷,空曠廣闊的漁人碼頭,颳起風來冷颼颼的。我們在碼頭餐廳用完餐之後,四個人頂著寒風,頭上的帽子、頸上的圍巾、身上的夾克,能圍的圍,能包的包,一路穿過陣陣強風,慢慢地走回公園停車場。這樣的天氣與冷風,讓祈諾娃(Professor Larisa Chizhova)想念起她的莫斯科。


我們走著走著,遠遠地就聽到一陣原住民嘹亮高亢的歌聲,漁人碼頭的公園,不時迴響。我望前一看,詫異地問蓋世道:「咦?那不是高子洋嗎?他在現場演唱?」


「走,過去和老朋友打打招呼!」蓋世就快步前行,往高子洋的攤位走去。我們三人尾隨在後,一起走向高子洋。在這個地方不期而遇,我們彼此都很高興。蓋世和高子洋熱絡地寒暄問候著,同時也向祈諾娃教授(Professor Larisa Chizhova)介紹高子洋。高子洋圓圓的臉上,戴著一隻長長、方方的太陽眼鏡,頭上戴著一頂白色的無邊帽,帽緣鑲著原住民族特有的圖案和色彩的滾邊。他看到了我們,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祈諾娃教授  Larisa Chizhova(圖左),江蓋世(圖中),與高子洋(圖右)攝於淡水漁人碼頭。攝影/邱斐顯


祈諾娃教授(Professor Larisa Chizhova)就在他們兩位男士言談時,好奇地問我有關高子洋的事,她對這樣一位聲音動聽悅耳的原住民歌手,竟會出現在一個空曠廣闊,但人煙不多的海邊公園,覺得不可思議。「以他的條件,不是可以在人多的地方演唱才對嗎?」她不解地問。當時,我只能以我對高子洋有限的了解,粗略地向祈諾娃教授介紹高子洋的背景。


高子洋有著豐富的人生歷練,創作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且動人心弦的民謠歌曲,如名噪一時的「我們都是一家人」。時下有線電視台綜藝節目裡,有些流行歌手,只求外貌,不求歌藝,追逐流行品味,卻沒有真正內涵。相形之下,高子洋是多麼的與眾不同。


然而,因為他不走商業路線,不討好主流媒體,也就沒有經紀公司來為他包裝行銷,以致於他必須很艱苦地為自己的生存而奮鬥。縱使如此,他的心中,還是不時想著「族群融合」的問題,甚至自己經濟上再窘困,也仍為這個目標而努力。他的這些特質,常常觸動著蓋世和我,這也是我們希望可以安排與高子洋訪談的原因。


2006 1 30 日,我寫了一封電子郵件給他,試著邀請他接受我的訪談。等我連絡上高子洋之後,蓋世與他簡短寒暄。這時,距上次蓋世在 2004 5 19 日所舉辦的大型餐會,已有一年九個月的時間了。蓋世告訴高子洋,我想邀他接受訪談。他很樂意接受訪談。我們接著討論著用什麼方式做訪談。 


「妳可以來淡水呀!」他誠懇地邀請我。但是,基於某些個人理由,我還是向他表明,希望用電話長談的方式,完成這次專訪。原本我們打算以電話訪談,後來,不知如何聊起來,我們發現雙方都有 Skype 網路電話帳號,我們最後決定以 Skype 網路電話來進行訪談。


這是我訪談以來,第一次使用這麼現代化的科技產品。網路電話跟普通電話不同之處在於,靠著電腦旁邊的麥克風,我們雙方就能對談,讓我省去用手拿著話筒的麻煩。我不用擔心一手持著話筒,另一手還要忙著寫筆記的困擾。我們透過 Skype 網路電話,暢談了近兩個小時,不但省時又方便,連電話費都省下了。


訪談結束後,我請高子洋協助提供照片,他卻傳給我好幾個圖片的壓縮檔案。對於圖檔,我學藝不精,內心暗唸:「糟了,怎麼打開?」我只顧專注著在有限的時間內,趕緊把文章趕出來,卻沒時間去研究圖片檔案如何處理。我弄得一身汗,還是望著壓縮檔案無可奈何,罷了,這個問題還是交給雜誌社的美編去解決吧! 


有趣的是,2006 2 5 日,就在我交稿前夕,這個「圖片壓縮檔案」的問題,竟然經過了數個月後,我當訪談李勤岸教授時,又再度狹路相逢。而這次,我逃不了了,只好硬著頭皮,電腦桌前,埋首苦幹。最後,竟讓我解開檔案了。不過,我是怎麼解開壓縮檔案的,我自己也不太清楚,叫我再做一次,恐仍難逃失敗命運。 



延伸閱讀:

高子洋  卑南牧童流浪歌手



本文收錄於《想為台灣做一件事》,2010年出版,前衛出版社發行。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時空差距五十年的父女自拍照片

文/邱斐顯






                        
這兩張照片的時空差距,至少五十年。



上圖,是我父親邱玉崑拿著相機對鏡自拍,
地點在台北市大稻埕南京西路的住宅。


下圖,是我於 2013 年拿著相機對鏡自拍,
地點在台北市 101 大樓的高樓餐廳。


我從陳年檔案裡,
找到這張父親自拍的珍貴照片,
拍攝時間,可能是他結婚以前。


我一直以為,
「自拍」是現代人有了手機之後,
才逐漸蔚為風潮。原來不是這樣。


女兒對 DNA 基因研究有著濃厚的興趣,
這兩張照片可以讓她好好研究一番了。



延伸閱讀:關於我父親——邱玉崑的相關連結
悲歡人生的31謹以此文獻給我的父親邱玉崑
文/邱斐顯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
















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曾道雄——邱斐顯訪談心情燒錄(6)/互動/二、聲樂傳記.少之又少——《想為台灣做一件事》

文/邱斐顯



圖/江蓋世書道創作 F0202<互動>_彩墨宣紙(2013


六、聲樂傳記.少之又之


許亞芬的訪談文稿完成後,蓋世接著建議我,去訪問台灣著名的聲樂家曾道雄教授。我難以置信地問他:「我不懂聲樂,怎麼去訪問一個聲樂家?」


「我們以前曾經和曾道雄一起吃過飯,聊過天,妳對他也不是完全不熟啊!」


「但是聲樂這門領域,我是門外漢,怎麼提問題訪問他?」想到這麼專業的領域,我心裡惶恐起來,這畢竟非我所長。


蓋世笑著對我說道:「妳知道我喜歡聲樂。我唸建中的時候,想參加合唱團,才試唱沒幾秒鐘,就被老師制止,還指明我唱的音不準。但我就是喜歡。我買了花腔女高音卡拉絲的傳記,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華洛帝傳記,以及卡瑞拉斯的傳記。妳記得吧!」


沒錯,蓋世的音感不佳,拿起五線譜,只會發呆,唱起歌來,常常會走音,但他卻酷好聲樂,愛讀一些聲樂家的傳記。尤其199712月初,當台大醫生陳耀昌宣判我得到血癌時,蓋世更不時拿卡瑞拉斯抗癌成功的例子來鼓勵我。卡瑞拉斯也是得血癌,後來,他接受自體骨髓移植,終於讓病情完全緩解。後來,帕華洛帝邀他及多明哥,三人聯袂登台世界杯足球賽,創造「三大男高音」的傳奇。


「聲樂方面的專業領域固然重要,不過,他們感人的故事,人人愛看。我曾和曾道雄老師談過幾次,我覺得他很值得報導。」蓋世一再鼓勵我嚐試採訪曾道雄教授,為此,他主動幫我打電話給曾道雄,並說服他接受訪談。


蓋世八年市議員任內,利用餘暇,拜師學藝,學習他所喜歡的聲樂。蓋世常常帶著我和佳盈,一起去找歐秀雄老師(筆名官不為),為的就是學習一些聲樂、發聲的基礎。歐秀雄老師本來學的是建築,卻因喜歡聲樂,而半途轉入聲樂界,並拜曾道雄教授為師。


歐秀雄因一九八○年代就投身參與民主運動,不但在風聲鶴唳的黨外時期,為民進黨設計黨旗,也因編寫《勇敢的台灣人》而聲名大噪。一首《勇敢的台灣人》在解嚴前後,可說是街頭運動的靈魂之歌。因為這些緣故,歐秀雄的故事,吸引了不少新聞媒體,一些新聞雜誌對歐秀雄也時有報導。


蓋世建議我邀曾道雄教授接受訪談時,我不禁想到,「沒錯!除了聲樂的專業之外,台灣本土的文化界,似乎還沒有人為曾道雄教授做過一個深入的訪談報導。」蓋世又強調:「妳告訴老師,我看過很多世界知名的聲樂家傳記,但是,一本有血、有淚、有奮鬥、有熱情的台灣聲樂家的傳記,我走遍重慶南路書店街,找不到半本。我期待,將來,老師應好好的挪出時間,寫下自己的傳記。」抱持著這份信念,我開始與曾道雄教授接觸,並安排訪談時間。


老師,您用電腦嗎?」我問。他是退休的聲教授,我沒有把握他一定會使用這些現代化的科技產品。


「用啊!」他答。
「有自己的電子信箱嗎?」
「有啊!」


「您可以先傳一些與您有關的資料給我參考嗎?」訪談前,我打算先熟讀他的資料,以便我提問題做訪談。
「可以呀!」他很爽快地答應著。


沒多久,老師就以電子郵件,寄了一些附加檔案給我,其中有好幾個文字檔,裡面的文章都是他自己寫的。我很詫異,於是拿這件事來「虧」蓋世:「你已經很難能可貴了,不當市議員之後,還這麼拼命學電腦。不過,老師他已經退休了,中文輸入竟然這麼厲害。」


「你問問老師,他到底用什麼中文輸入法?」蓋世說道。他為了用電腦,不得不土法煉鋼地猛學「注音輸入法」。有時為了省點時間,蓋世總會央我幫他打中文,因為十多年來我已習慣使用「嘸蝦米中文輸入法」。用「嘸蝦米輸入法」的好處,不但速度快,也省去我常搞錯注音、打錯字的麻煩。


老師,蓋世和我都很好奇,您到底是用什麼中文輸入法?注音嗎?」


「我啊,沒有啦,我是用『手寫板』輸入中文的,把『手寫板』掛在鍵盤旁,直接用手寫中文,然後輸入電腦,就成了你看到的文字檔案了。」原來老師用的電腦軟體,比我們猜測的更人性化。


曾道雄是個退休的聲教授,但他運用電腦科技,取得資訊,傳遞信件的功力,卻一點也不落人後。這種精神,不但令我欽佩,也值得我學習。坦白說,台灣文化界有一些文字工作者,二、三十年前是寫作、採訪高手,現在正值青壯年紀,而且仍在文字工作領域上活躍,他們卻沒有自我提昇寫作上的硬體與軟體科技,以致於文字創作後,常要依靠別人的幫忙,來把自己的文字電腦化,說來實在可惜!


老師,你的信裡有個字詞,我一直覺得怪怪的。『……向受難家屬致烹。』什麼是致烹?」這個字詞使我霧煞煞。


「啊,那不是『致烹』啦,我寫『致意』,電腦辨識成『致烹』。」老師向我解釋。這樣的電腦軟體,偶爾出現這樣好笑的小差錯。


從他傳來的資料中,我發現,原來,曾道雄教授並不只是一個學院派的「聲教授」,他身兼樂團的指揮、編劇、導演等角色於一身。更重要的是,除了音樂,他對台灣社會,還有非常深切的「人文關懷」。他的這些特質,過去少有報導,我也因此自我期許,希望能把曾道雄教授的個人特質,透過這次訪談,忠實呈現出來。


以下附上曾道雄教授電子郵件來函:   


小姐:

謝謝您兩次的Fax.為了籌辦2006莫札特250歲紀念音樂會,真是忙得不可開交。一直未給您回音,真抱歉。

玆先簡要回答您提的幾個問題,再附上拙文數則,文中直言之處亦請鑒諒。

1.我生長於大戰末期的彰化田中鄉下,唱歌學樂除了環境絛件較差之外,亦得大自然田園之賜,家裡讓我自由發揮,可謂幸運。
2.在東京是應聯合國難民總署之請,為非洲飢餓兒童而唱;1994第一次為二二八慰靈主辦音樂會,並邀當時的李總統出面首次在會中(國家音樂廳)向受難家屬致意。

我在小學五年級看到級老師坐二二八的黑牢。我個人在1977年任教師大,因為拒絕在老蔣追悼音樂會的清唱劇【長相左右】[陳茂萱作品、張大勝指揮]中,擔任蔣介石的角色,受到政治打擊,最後幸獲音樂界的相助而保住教職,並准予修假到維也納進修一年。但也讓我對學術及人權的迫害深惡痛絕。這也是我當年突破禁忌舉行二二八紀念音樂會的原因。

但這一切比起蓋世兄、以及民主前輩的犧牲奉獻,實在微不足道。……

曾道雄  敬上
16.01.2006.


訪談曾道雄教授的文章完成後,我深覺受益良多。一來,由於他的故事,相當感人;二來,他的故事,鮮為人知;三來,他酷愛文學,雖然他擅長聲樂,不過他的文筆相當好,寫完這篇訪談稿之後,我自覺為了精確捕捉曾道雄教授的風格神韻,我筆下的功力也大有增進。






那次訪談時,他告訴我,他所創作的青少年歌唱劇【稻草人與小偷】,將於20068月在日本演出。訪談後的數個月,20067月,我寄了 E-mail 去關心他這齣戲劇的演出。結果,他的回信不但出乎我的意料,也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原來,網路的功能這麼神奇,日本人做事態度這麼認真,下面所附的來函,便可得知。


蓋世兄嫂如晤:

謝謝賢伉儷的提醒和鼓勵。
今天「西日本新聞社」(其早報就已突破90萬份)駐台代表,來看我們排練並作訪問。您們知道嗎?他們準備的功課,居然是由網路下載的斐顯的那篇關於我的報導,真令人感動,也佩服日本的敬業精神。

曾道雄
18.07.2006

  

本文收錄於《想為台灣做一件事》,2010年出版,前衛出版社發行。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



延伸閱讀:
台灣聲樂教父  拒演蔣介石的曾道雄
文/邱斐顯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許亞芬——邱斐顯訪談心情燒錄(5)/互動/一、亞芬教唱.歌子詩詞——《想為台灣做一件事》

文/邱斐顯



圖/江蓋世書道創作 F0202P2<互動>_彩墨宣紙(2013



五、亞芬教唱.歌子詩詞


往後的幾個月裡,蓋世、我,和我們的女兒佳盈三人,有了幾次與許亞芬私下接觸的機會。


【秋風辭】粉墨登場結束後,河洛歌仔戲團為了讓團員與上台軋戲的民代有較多的互動,便由資深歌仔戲名旦——王金櫻具名邀請,於 2001 7 2829日兩天一夜的週末假期,在烏來雲仙樂園相聚一堂。


這個聚會活動於 7月初就著手安排,不料到了 7 28日當天,中央氣象局卻是發佈了「桃芝颱風」的海上颱風警報。我們三人商量後,決定先把家中防颱措施做好,然後按照原訂計畫,於傍晚時分,驅車直奔烏來雲仙樂園。


這是一個很特殊的經驗,大部分的人躲颱風都來不及了,我們卻還挑這個時候上山。我們把車子停好後,便拎著兩天一夜所需的小行李,搭著空中纜車到雲仙樂園去。搭纜車時,天色已暗,而且沒有其他遊客,只有我們三人。五歲的佳盈顯得有些害怕,她緊緊地依偎在我們兩人的身旁,不時喊著:「爸爸抱抱。」,「媽媽抱抱。」


這個週末,原本有不少民代想攜家帶眷,到雲仙樂園來參加聚會,結果卻因颱風而打退堂鼓。我們抵達後才得知,人數比原先預定的少很多。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有更多時間與戲團的團員互動。佳盈也就在這種情況下,面對面與她心儀的許亞芬阿姨直接接觸。


晚餐過後,大家聚集在一個會議室,由團員們輪流教唱一些耳熟能詳的歌仔戲調。我因而知道,原來唐詩也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歌仔戲調來吟唱。這次的活動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秦慧珠議員也帶著她的兒子全程參與。此時,什麼政治觀點、黨派色彩,全都拋到腦後,大家只管盡興地學著唱出優美的歌仔戲曲調。


活動中,年齡最小的,就是佳盈。我們也拜此行之賜,而認識了一個特殊的家庭。這個家庭裡,有一個比佳盈大一歲(六歲)的小女孩——周子芹。子芹的爸爸,是河洛歌仔戲團的「音樂設計」周以謙,子芹的媽媽,是「文場樂師」中負責大提琴演奏的劉靜怡。子芹則因父母親工作關係,而對歌仔戲耳濡目染。


大人們專心學唱歌仔戲之際,子芹和佳盈這兩個小女孩,也趁此機會而玩在一塊。這次聚會,我們見識到王金櫻、許亞芬等人的教唱功力,以及她們平易近人的親和力。平常佳盈都是在電視上,或是舞台上,看這些歌仔戲團員演出,這樣近距離與她們互動的機會,還是生平第一次,她的興奮自然不在話下。 


這次聚會後,蓋世有了一個構想,他是台北市城東扶輪社的一員,而城東扶輪社是一個非常支持台灣本土文化的社團,社員們甚至都習慣以台語交談,既然如此,何不安排許亞芬到扶輪社教唱歌仔戲?他一方面進行邀請許亞芬演講事宜,另一方面,則又安排一個我們全家與她單獨聚餐的機會。


聚餐時,佳盈時而抬頭問問許亞芬一些演歌仔戲的問題,時而低頭寫字、畫畫,蓋世也藉此機會,多了解一些本土戲劇文化發展的困境。我們聊起了她的先生和小孩,她坦承,先生與家族的全力支持是她最大的欣慰。她有一個女兒,比佳盈還小一歲。佳盈對歌仔戲裡的飾演小生、小旦者,很有興趣。許亞芬甚至具體教導佳盈,「比兩指(食指、中指)的,就是小生,比三指(即所謂的蓮花指——食指、無名指、小指)的,就是小旦。」 


隨後幾週,城東扶輪社正式邀請許亞芬出席演講,佳盈知道後,也表示她想再看許亞芬阿姨一次。那一次扶輪社的例會,我們破例把佳盈帶到聚會現場。這也是很特殊的一次扶輪社餐敘,因為向來不曾有五歲的小孩出席這樣的餐會活動。對佳盈來說,午餐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還可以再一次見到許亞芬如何教歌仔戲。 


此後,只要許亞芬有任何演出活動,我們一定成為她的席上賓客,而佳盈和子芹也總是會在貴賓席上相遇。從2003年,許亞芬自組「許亞芬歌子戲劇坊」之後,我們就不曾錯過她每年推出的公演戲目。 


因為過去這些年來的機緣,當我思索著訪談對象時,許亞芬的面貌就從我腦海中一躍而出。不可否認,比起資深的歌仔戲演員,許亞芬算是新生代的實力派唱將,她比我還年輕,也是我所有訪談者之中最年輕的一位,但是由於她的家世淵源,以及她個人在歌仔戲壇的努力,她在舞台上的成就,可說實至名歸。佳盈最佩服她的,除了演技,就是唱腔功力。


我與許亞芬的助理聯絡上之後,我們試著安排時間訪談。許亞芬知道我的用意後,吩咐她的助理,盡可能提供許多她的相關報導,讓我事先參考,甚至熱心地邀我到她家與她進行訪談。然而,礙於時間有限,我婉拒了她的好意,並請她接受我的電話訪談。許亞芬告訴我,「不久前,我錄製了兩片 CD,一個是【詩古幽情】,另一個是【戲弄、歌仔、話詩詞】,都是用歌仔戲曲調,來唱唐詩、宋詞的,收錄很多首好聽的詩詞哦,我寄給妳參考吧!」 






訪談過程中,許亞芬全程以「台語」與我對談。她的音質優美悅耳,談起小時候學戲的經驗,慈父嚴母的深刻教誨,內心世界的諸多感觸,都在她的聲音裡表露無遺。透過這次訪談,我才了解她為何投入不少心力,錄製這兩張詩詞CD。「就是知影編教科書的人,黑白亂編,故意編選嘸好聽的曲調,來當作教學生的教材,我才會下決心,製作好的作品,並以此來加強推廣歌仔戲。」否則,外行領導內行,如何能讓社會大眾心服口服?


訪談之後兩周,寒假期間,我們安排假期,帶著女兒環島一周。旅途中,這兩片歌仔戲詩詞 CD,伴著我們走過北宜公路、蘇花公路、南迴公路。幾條朗朗上口的詩詞,許亞芬用歌仔戲曲調唱來,別有韻味。我想起了很久以前,著名歌手鄧麗君曾經出過一個【淡淡幽情】的詩詞專輯。許亞芬的這兩套歌仔戲詩詞專輯,絕對不會讓鄧麗君的【淡淡幽情】專美於前。因為這是許亞芬用道地、優美的「台語」來演唱詩詞的。許亞芬的用心,讓我深深感動。



本文收錄於《想為台灣做一件事》,2010年出版,前衛出版社發行。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



延伸閱讀:

許亞芬 台上稱帝,台下教戲!

文/邱斐顯